第391章 袁绍投靠了大夏?-《我家山庄通万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四计一出,果然诸侯联军逐渐崩溃,相互间有恩怨的诸侯看不得对方获得奖赏、得势,自认为自身的名声地位不逊色与对方,当即发生轰乱,一场场面红耳赤的争辩让诸侯联军的人心溃散。

    而后各诸侯领地中官员得到夏帝的奖赏升官,当即开展城中清洗、整顿,新官上任三把火闹得后方混乱,让一些诸侯心急如焚的连夜退出‘清君侧’回到本土。

    经过这番动乱的联军势力大不如前,猛地又被烧了粮草军心动摇,无可奈何之下不少诸侯选择了退军归往故土,却不料途中遭到大夏将士的袭杀。

    剩余的诸侯联军根本不成气候,有的吓得连夜撤退,有的惶恐的前往国都伏罪,不到半年时间浩浩汤汤的诸侯联军竟然便被四计平定,天下轰动。

    夏帝知晓此事后大悦,封袁绍为候、加官进爵,奈何袁绍为人谦卑不愿为官,无可奈何夏帝封赏其为太子少师,官拜二品,一跃成为天底下最权贵的那一批人之一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夏帝并不放过参与逼宫的诸侯官员。

    此次参与清君侧的诸侯、官员不知几何,牵连者无数,连朝中大臣纷纷求情,老臣出动却也无法挽回夏帝之决心。

    夏帝蛮横专政,将求情者纷纷打了个半死,哪怕是年迈有功的老臣也无法避免,让许多人纷纷悲叹。

    如果夏帝这次宽恕一批、严惩一批诸侯说不定能收揽人心稳固江山,恩威并施挽回失去的威严。

    可惜夏帝只记得众诸侯逼宫之怒,不顾众臣劝谏,命天下各州城通缉其诸侯,谋大逆者,不管主、从犯,一律淩迟,祖父、子、孙、兄弟及同居的人,年满16岁皆处斩,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,血流成河尸横遍野。

    被逼入绝境的诸侯们纷纷造反,天下各地引发一场场或大或小的战乱,与大夏军僵直在一起,一些诸侯被大军覆灭的同时也有一些强悍的诸侯崛起。

    其中,扬地的南安王死在战乱中,南安王府遭到官府诛杀,不料其嫡子被名为袁术的江湖义士救下,并在袁术的相助下招兵买马、招揽旧臣下竟然扶起了一支大军盘踞扬地,又联合着其余反叛诸侯对抗着大夏军,竟然也存活下来。

    淮地众多江南世家不知为何尊孙坚为首,竟也反叛了朝廷,与反叛诸侯们联合在一起对抗着大夏军。

    天和57年,天下大乱,陷入战火之中。

    许多诸侯彻底叛乱,不少早就存有异心之人也加入了队伍之中,大夏陷入战乱之年。

    盤地,北梁王府。
    第(2/3)页